邢窑是唐五代最著名的白窑瓷场,有邢窑白瓷“天下无贵贱而通之”的美誉。窑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和临城县一带,因唐时地属邢州,故名邢窑。唐代,邢白瓷与越州窑青瓷都作为贡品向宫廷进贡,内丘也发现有”盈”字款,”翰林”字款白瓷(”盈”字款瓷,应为唐宫中大盈库的定烧器,专供皇帝宴饮赏赐之用)。如今邢窑的所在内丘被当称为瓷都,内丘现有如今位于河北省内丘县的邢窑博物馆、邢窑遗址博物馆,邢窑文化体验馆等。
1简介
邢窑白瓷(20)邢窑除烧造白瓷外,还制青、黑、黄釉瓷等产品。而白瓷亦分粗细两种,邢窑白瓷胎质坚实,胎质细洁纯白,器内施满釉,器外釉不到足。在胎、釉之间有一层化妆土,作为护胎釉。尤为难得的是其细白瓷的釉面光滑,色泽雪白莹润,陆羽《茶经》中所赞“邢瓷类银”,“邢瓷类雪”,便是指其釉色而言。
邢窑产品器型规整,制作精致,有碗、盘、钵、托子、杯、砚、盒、瓶、壶、罐等,多为日常用品,均少带纹饰,以突显釉质之美,风格朴素淡雅。
中国唐代出现了瓷业“南青北白”的局面,白瓷向青瓷的传统优势地位提出了挑战。而这个时期的白瓷代表,就是着名的邢窑。历史上对邢窑的记载最早见于《新唐书》,提到了“邢州贡瓷”,说明初唐邢州已生产出质量较高的白瓷,邢窑因而得名。后来《国史补》又具体提到产地内丘(在历史上,丘同邱)。
从出土文物看来,白瓷最早出现于北朝的北齐,迄今发现最早的白瓷是北齐武平六年(575年)范粹墓的白瓷。隋大业四年(608年)的李静训墓,出土了一批白瓷器,胎质洁白,釉面光润,其中的龙柄双边瓶和白瓷龙柄鸡头壶为最精。西安郭家滩隋墓出土的白瓷瓶,姬威墓出土的白瓷盖罐,都是隋白瓷的代表作。隋代白瓷在河南、陕西、河北内丘、安徽亳县都有出土。
邢窑到唐代已十分成熟,并成为风靡一时“天下无贵贱通用之”的名瓷。目前已发现的河北内丘与临城的邢窑、曲阳窑、河南的巩县窑、鹤壁窑、密县窑、登封窑、郏县窑、荥阳窑、安阳窑,山西省境内的浑源窑、平定窑,陕西省耀州窑、安徽省的萧窑等都烧白瓷。湖南、广东、江苏、浙江等省,近几十年内都有白瓷相继出土。
据文献记载,广州、四川大邑都曾制作白瓷。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生活在成都,他就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《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》诗:“大邑烧瓷轻且坚,扣如哀玉锦城传,君家白碗胜霜雪,急送芭斋也可怜。”短短四句诗,对距成都不远的大邑白瓷概括得十分细致确切。对烧制地点,胎质轻薄坚致,烧结瓷化音质好,釉质细腻洁白,蜀中家喻户晓的社会声誉高,天下无贵贱通用等都描述明白了。唐新修《本草》有”白瓷屑广州良”的记载。只可惜,广州和大邑至今沿未找到唐代白瓷窑址。
2窑址之谜
历史典籍对邢窑的记载是比较多的,邢窑瓷器传世与出土物也都比较丰富,邢窑在历史上的存在当是确定无疑的。但是,到20世纪70年代,从一定意义上讲,邢窑还是一个千古之谜,这个谜就在它的确切窑址的问题上。
史籍称,邢窑在今河北省的内丘,而长期以来,却无人能在内丘发现这个名窑的窑址。这件事牵动了一位在邢台地区工作的历史教师的心。他从50年代起,就从自己活动所能达到的范围找古窑址。日积月累,在靠近内丘的临城县境内捡拾了不少古陶瓷残器,做过许多研究,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,成立了地方的邢窑研究组,终于在他们长年累月的劳动下,首先在临城初步找到属于邢窑性质的古窑址,发现的遗存极为丰富。器形都是碗、盘、壶、盆之类的日用器皿。其中碗类的圈足多作玉璧形底,精工制作,有润滑如玉的角感,有些瓷胎致密,瓷釉光润,胎釉洁白如雪,它不仅在器物造型、生产规模和内在质量方面都和史书相符。而且与同时期其它窑址器形和工艺特点的时代性上也是一致的,这使古陶瓷学术界大为振奋。1980年,专家们将其考察出土实物与这个研究组的仿制品进行了评价与鉴赏,在临城召开了学术讨论会。
之后,河北省又成立了邢窑研究组,经过他们数年努力,特别是有些专家介入研究工作,以古陶瓷地质学的观点在内丘考察,终于在1984年~1986年于内丘有了重大发现,在120平方公里的内找到了更多的实物和28处古窑址。特别是在内丘县周围发现了密集的窑群,证实了唐代邢窑制瓷中心就在内丘,而且细白瓷生产所占比例比临城任何一个窑址的都大,内丘和临城窑址连成一片,是个巨大的瓷窑区。除了细白瓷,还生产粗白瓷、三彩釉陶、表瓷、黑瓷、黄釉瓷和芝麻酱釉瓷。至此,为隋唐传世白瓷找到了确切烧造地点的归宿,这个邢窑窑址在何处的“千古之谜”终被解开。
2012年内丘邢窑白瓷遗址被发现,列为“2012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”。
2017年8月20日内丘邢窑遗址博物馆建成开馆。是国内首家以邢窑为主题的遗址博物馆、河北省第一座建立在遗址之上的博物馆和邢台市最大专业性博物馆。
3邢窑沉浮
邢窑大致可分三个时期:
3.1 北齐至隋是白瓷发展的前期
公元575年北齐范粹墓出土的10件白瓷,胎质白色,釉色乳浊淡青,釉薄处呈乳白色,是较早的尚不成熟的白瓷。
隋开始用化妆土装饰青灰色的胎体,烧造青白色瓷器。尔后进一步用白色粘土制胎,烧制粗白瓷。隋胎陶瓷的重大变化是发展了白瓷生产,工艺技术水平比北齐显着提高,胎料制备精细,轮制成形旋削工整,装烧讲究。器物品类显着增加,立式器皿显着增多,造型挺拔豪放。大业四年(608年)李静训墓、大业六年(610年)姬威墓和安阳开皇十四年(594年)张威墓等,先后出土了许多白瓷,质量较好,胎质较白,釉面光润,基本上看不到北朝白瓷泛青或闪黄的痕迹。内丘邢窑隋代窑址出土的白瓷精品,胎质洁白,胎薄,半透明,釉色纯正莹润。
3.2 唐代邢窑处于成熟时期
唐代内丘邢窑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很大的产地,南北约30公里,成为一代名窑。内丘邢窑“盈”字款白瓷,胎薄质坚,洁白细腻,釉质莹白滋润,临城亦有发现。以邢窑的精细产品用现代标准衡量,亦不失为优质白瓷,这时期内丘白瓷窑址出土的白瓷品种很丰富,有小唇沿撇口浅腹玉璧形底碗,圆沿弧腹玉环形底碗,瓣口深腹玉环形底杯,瓣口盘状玉环形底托,圆沿短颈鼓腹罐,短戏耍短流鼓腹双泥条系执壶,矮圆形子母口粉盒等。这里制瓷工艺精益求精,旋坯技法规范,装烧更趋科学,采用装匣正烧,消除了器内支痕,火候适度,产品瓷化而不过烧,保证了造型应有的神韵,强调了产品实用功能,注意了审美作用,体态丰盈,庄重大方,具盛唐之风。这些质地细腻的白瓷,同陆羽《荼经》描写的“如银似雪”的细白瓷完全相符。邢窑产品品种之丰富,数量之大也与《国史补》所述“天下无贵贱通用之”相符。
3.3 五代之后邢窑走向衰落
邢窑因受战乱和优质原料枯竭的影响而趋向衰落。
唐末至五代前期,由于藩镇割据,政局混乱,争战频繁,仅邢州一带60多年之中就发生战祸28起。《资治通鉴》对此有较详细的记载。战祸使得这个地区野无稼穑,生灵涂炭,大批劳力被迫服役,或流离失所无家可归,严重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,细白瓷已不生产,粗白瓷质量明显下降。这是社会原因。
从自然条件来看,这里地质构造条件复杂,地层严重断裂分割,瓷土层位不定,产状凌乱,数量有限,有的呈鸡窝状,好的瓷土找不到,采不出,只好使用次料。于是又使用起化妆土来。自然条件的劣化,不可人力逆转。
再次是技术渐趋保守落后。到宋时,邢窑北邻的定窑和南邻的磁州窑皆凭借当地资源条件的优势而崛起。尔后,金元时期恢复生产的邢窑原址的少数窑场,已不可当日而语,仅模仿定窑、磁州窑生产,工艺落后,只能步南北二邻的后尘而兴叹了。邢窑的衰落自然还有其它原因:朝廷的苛政,官府的敲诈,洪水冲击等等,终于将邢窑淹没于漫漫的历史之中。
4历史地位
在中国陶瓷史上唐代邢窑的生产规模和应用及社会影响,都是巨大的。唐李肇《国史补》说:“内丘白瓷瓯,端溪紫石砚,天下无贵贱通用之。”这说明,它既是给朝迁的贡品,也满足广大民需。公元九世纪中,段安节《乐府杂录》记唐大中初时的乐师郭道源“用越瓯、邢瓯十二,旋加减水,以盘击之,其音妙于方响。”筋即箸,是筷子。这段文字说明邢窑白瓷质量之好,胎骨坚实致密,叩击时有金石之声,所以能与越窑瓷器一直用作乐器,(邢瓷极有可能是作为高音部)合奏出的音乐,而陶器是绝对没有那样好听的。大家知道战国有个《蔺相如完璧归赵》的故事,赵国上大夫蔺相如迫使秦王一击缶,缶是陶罐,使秦王难堪,维护了赵国的尊严。
为了说明邢窑的地位,现在把唐代僧人陆羽《茶经》中的观点再引述一下。
陆羽说“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,殊为不然。”从这话不难看出,当时社会上确实有“邢胜越”的观点无疑。陆羽是南方人,好饮青茶。扬越抑邢是他个人的偏好 ,因此这话只代表他自己的观点而以。再看陆羽排列的诸窑名次。邢窑也是与越窑并列抗衡的地位。再看陆羽说的三个不如越:“其一,邢类银不如越类玉;二,邢类雪不如越类冰;其三茶色丹不如茶色绿。”这完全可以说是其个人好恶。客观上看,很难说“玉胜银,冰胜雪,绿胜丹”就是唯一的标准。许多人认为各有所长,每人可以各有所好。陆羽单单拿邢窑比越窑,可见邢窑确已动摇了越窑的一统地位。
另一时尚是追崇白瓷。《阳羡敬壶录》称:“品茶用瓯,白瓷为良,所谓‘素瓷传静夜,气满闲轩’也”阳羡是宜兴的别称,茗壶就是茶壶。
唐代文人士大夫阶层中,有一部分人品茶也喜爱用白瓷茶具,大书法家颜真卿就是其中之一。他在饶州当官中,与朋友多人,其中也有一位僧人,一道品茶作诗,他们就不用青瓷茶具,而选用白瓷茶具,体现了他们自己的一种文化价值的选择。还有诗人白居易也喜欢使用白瓷茶具,还在他写的诗中倍加赞誉。前面提到的杜甫的诗中,也表达了他得到大邑白瓷如匹敌至宝的心情。他们的名气绝不在陆羽之下。
唐代文学家皮日休(约834~883年)《茶瓯》诗:“邢客与越人,皆能造瓷器,圆似月魂堕,轻如云魄起”。这诗不但说清楚了两窑的制品造型规整、明洁、胎薄、质坚,而且两者并提不分伯仲。上面提到过的郭道源击瓯,邢越相提并论,一道使用,具有相同互补的功能。因此可以说,从古人的评价来看,多数人是将两窑作最优秀代表来评价的。
还有人对陆羽的作品进行了考证与质疑。从陆羽写的《陆文学自传》可知《茶经》成书时越窑瓷器生产规模还很小,质量也差,根本谈不上“类玉”,“类冰”。安史之乱以后,经济重心南移,越窑瓷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,瓷器质量逐渐提高。到了晚唐,越窑才真正达到“类玉”、“类冰”的程度,并开始用于土贡。土贡就是以土产为贡品。唐人对越瓷的赞美之词,也是在晚唐大量出现的。《陆文学自传》只用一年多的时间,即撰书8种61卷,而当时陆羽年仅28岁,无论从时间还是从阅历来说,都是不大可能的。所以他的自传很可能为后人增补修改。此外,《茶经》中提到的“鼎州”,仅在690~701年和906年以后建置过,在陆羽生活的年代根本没有“鼎州”。有人认为《茶经》的最后完成是在北宋。由于晚唐五代越窑的昭灼地位,文人墨客倍加褒誉,于是就是《茶经》中补入了许多内容。但越窑与邢窑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,无疑都已同时载入史册了。
邢窑作为白瓷代表,它是陶瓷生产技艺有了突破性的科学进步的一个标志,它为开辟白瓷时代作出历史贡献,当时的邢瓷精品几与今日的高档细瓷无异。尽管五代后衰落了,但河北、河南、江西景德镇的白瓷兴起,发展势不可当,山东淄博的磁村窑也于五代有了白瓷生产。白瓷给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带来划时代的变化,进一步开辟了美化瓷器进行各种彩绘装饰的良好条件,把瓷器工艺成就推向一个新的高峰。
5唐宋特点
邢窑除烧造白瓷外,还制青、黑、黄釉瓷等产品。而白瓷亦分粗细两种,邢窑白瓷胎质坚实,胎质细洁纯白,器内施满釉,器外釉不到足。在胎、釉之间有一层化妆土,作为护胎釉。尤为难得的是其细白瓷的釉面光滑,色泽雪白莹润,陆羽《茶经》中所赞“邢瓷类银”,“邢瓷类雪”,便是指其釉色而言。 邢窑产品器型规整,制作精致,有碗、盘、钵、托子、杯、砚、盒、瓶、壶、罐等,多为日常用品,均少带纹饰,以突显釉质之美,风格朴素淡雅。
中国唐代出现了瓷业“南青北白”的局面,白瓷向青瓷的传统优势地位提出了挑战。而这个时期的白瓷代表,就是着名的邢窑。历史上对邢窑的记载最早见于《新唐书》,提到了“邢州贡瓷”,说明初唐邢州已生产出质量较高的白瓷,邢窑因而得名。后来《国史补》又具体提到产地内丘(在历史上,丘同邱)。
与唐代邢窑白瓷的素净有别,宋白瓷还以刻花,印花的装饰手法来梅花美化器物,所装饰的纹样在、暖白色的较薄的釉层掩映下相得益彰,其精致的水平可谓独步一时、冠绝当世。白瓷所这一特有的艺术风貌是唐代邢窑白瓷所不及的。宋代定窑白瓷的装饰和耀州窑青瓷器物,都承了越州的工艺传统。 北宋后期定窑白瓷的印花达到高峰,它用刻有花纹的陶模,在瓷坯末乾说印出花纹,一般多为模尘阳文。装饰内容有莲花、牡丹、萱草、水波游鱼、龙凤等。印花作品图案的组织严密、花纹规整。由于模印,致使花纹突出,具有一定的厚度。文饰在暖白色釉面上产生微妙的深浅变化。这种装饰多以规则的均齐图案施与盘、碗之中。像上海博物馆收藏?quot;宋定窑印花云龙纹盘”,主纹为龙纹,四周辅以云纹,统一和谐,主次分明。从此盘也可以看出定窑印花的线条更是精秀工整,纹饰繁缛细腻,结构严密紧凑,所印花纹一丝不苟,给人以精逦、幽雅的美感。定窑印花能达到如此清晰工整的程度,也反映了其高超的模印和脱模的技巧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宋人的审美意识随之发生了变化。在制瓷艺术的领域了,宋代对陶瓷造型的审美追求不再是唐代器物所给人的雍容博大、丰满圆浑的印象,和同时代的艺术风格一致,宋瓷的造型挺拔、俏丽,而且逐渐趋向于一种特有的美的程式。在样式繁多的宋瓷造型中,形象端庄舒展、体态修长丰实的梅瓶,便最嫩个体现这一鲜明的时代特色。 梅瓶,小口、短颈、丰肩,肩以下渐敛,时人称为”颈瓶”。陶人之为器有酒颈焉,晋安人以瓦壶之制。小颈、环口、修腹、受一斗,可以盛酒”。上海博物馆收藏两件宋磁州窑烧制的梅瓶,上面分别画有”清洁美酒””醉乡酒海”的文字转装饰,表明其用途确如文献所说的是一种聍酒器皿。梅瓶在宋时不少窑场广为烧制。定窑白釉器物在北宋时以独特的风貌名扬四海,定窑白瓷的精美致使各地竞相争放仿,影响所及除邢窑和山西的平定、阳城、介休等北方一些窑场,还远涉四川的彭城窑,而迈代、西夏的白瓷和江西景德镇的青白瓷,也在其装饰手法的影响下,其刻、印花的技巧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。以曲阳为代表的定窑白瓷,体现了有宋一代白釉制瓷艺术的时代水平。